|
|
印刷新聞 >> 凸版印刷
|
凸版印刷 |
第一節(jié) 凸版印刷 一、 凸版印刷機 (一) 平壓平型凸版印刷機 平壓平型凸版印刷機,是凸版印刷中特有的印刷機械。主要結構如圖5-1所示。目前印刷廠使用的圓盤機、方箱機等屬于這種機型。這種類型的印刷機,在印刷過程中,產生的壓力大并且均勻,適用于印刷商標、書刊封面、精細的彩色畫片等印刷品。
圖5-1 平壓平凸版印刷機示意圖 (二) 圓壓平型凸版印刷機 圓壓平型凸版印刷機,印刷時,圓型的壓印滾筒和平面的印版相接觸,印刷速度比平壓平的印刷機快,有利于進行大幅面印刷。 按照壓印滾筒的運動形式,圓壓平凸版印刷機又分為一回轉和二圓轉兩種。 1.一回轉凸版印刷機 一回轉凸版印刷機的結構如圖5-2所示。壓印滾筒每旋轉一周,版臺則往返運動一次,完成一個工作行程,這種機器當印刷用紙尺寸相同時,其壓印滾筒的直徑比其它類型的印刷機大得多,這樣版臺在返回行程時不會與印版接觸。因此,不僅增加了機器的重量,而且限制了印刷速度的提高。
圖5-2 一回轉印刷機結構示意圖 一回轉印刷機,適用于印刷對開幅面的美術圖片、書刊插圖以及商標裝璜等印刷品。 2.二回轉凸版印刷機 二回轉凸版印刷機的結構如圖5-3所示。壓印滾筒連續(xù)以同方向旋轉兩周,版臺往返運動一次,完成一個工作行程。
圖5-3 二回轉凸版印刷機結構示意圖 二回轉凸版印刷機運轉比較平穩(wěn),套印也較準確,適合印刷質量較高的書刊正文。 (三) 圓壓圓型凸版印刷機 有單張紙和卷筒紙之分。印刷速度較高,主要印刷數(shù)量很大的報紙、書刊內文、雜志等。 卷筒紙凸版印刷機的結構如圖5-4所示。它的輸紙機構比較簡單,但收紙機構復雜,要把印刷好的紙帶,按照要求的尺寸進行裁切、并折疊成貼、記數(shù)、堆積再輸出。一般正、反兩面同時印刷。
圖5-4 卷筒紙凸版雙面輪轉印刷機結構示意圖 二、 凸版印刷工藝 凸版印刷品的種類很多,有各種開本,各種裝訂方法的書刊、雜志,也有報紙、畫冊,還有裝璜印刷品等。印刷前對印刷品的種類,印刷要求應了解清楚。使用鉛版和感光樹脂版的印刷工藝流程為:
裝版前的準備→裝版→印刷→質量檢查 (一) 裝版前的準備 印刷每一件產品都需按施工單的要求進行。施工單又叫生產通知單。內容包括:書名、開本、印數(shù)、頁碼、印刷和裝訂方法,紙張規(guī)格、質量要求、完成日期等。了解清楚施工單的需求以后,才可以進行準備工作。首先對印版、紙張、油墨進行檢查,核對是否符合要求,然后檢查機器是否調整完畢,更換印刷包襯,還要把裝版用具如:版框、版托(底板)木條、木塞等準備好,量好各部位的尺寸,即可裝版。 (二) 裝版 將印刷按一定規(guī)格,順序安裝到印刷機上,并通過墊版等操作,使印刷質量和規(guī)格尺寸符合產品要求的工藝過程叫裝版或上版。鉛版的裝版工藝最復雜,工藝流程為:
分版和分貼→擺版→下墊→中墊→釘版→整版→上墊→打樣 1.分版和分帖 分版和分帖是指合理的安排印版頁碼次序。一般書刊常用的印刷方法有翻版印刷和套版印刷。 凡是用一付印版印完正面后,不另換印版進行反面印刷,稱為翻版印刷。裝一次印版可以在紙張的兩面印出產品,從中間裁開得到兩張印跡相同的印張(參看圖5-5A)。采用翻版印刷時,只要根據(jù)書刊頁碼順序,把印版分成合適的書帖即可。 凡是先用整付印版的一半印在紙張的正面,然后再用另一半印版印在紙張的反面,稱為套版印刷(參看圖5-5B)。采用套版印刷時,必須先把印版按頁碼分成若干帖整版,然后再把一付整版分成塊數(shù)相同的正面和反面兩組印版。
圖5-5 十六開翻版、套版的擺法 此外,也可以按照裝訂方法來分版。如:采用騎馬訂的書,要把全書的前后頁碼連在一起,而中間一部分頁碼的版分出來,印成單獨的書頁,裝訂時再把書頁套在一起。 2.擺版 根據(jù)裝訂、折頁的要求,按照頁碼的順序,把印版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3.墊版 調整印版表面壓力的過程叫做墊版。墊版的方法有下墊、中墊、上墊等三種。 當1/3以上版面的壓力太輕或太重時,在底板下貼紙片或把底板下的紙片撕掉,叫做下墊。 當1/3以下,1平方厘米以上的版面壓力不平衡時,在鉛版下面墊紙或把鉛版背面刮薄,叫做中墊。 上墊在下墊和中墊之后進行。先將印刷機的墨色調整到基本符合印刷時的墨色,打出上墊樣。再在上墊樣上逐字、逐行地檢查壓力的輕重,然后用薄紙條,有序地在壓印滾筒上粘貼,直至墨色均勻,壓力合乎要求。 4.固定印版 凸版印刷機種類較多,印版的形式以及厚度都不相同,所以固定印版的方法也不一樣。例如:平面的鉛板在圓壓平凸版印刷機上,用小鐵釘把版訂在底板上。LP1101單張紙輪轉機,是用螺絲把印版緊固在印版滾筒上,而感光樹脂版,一般是用雙面膠紙直接粘在印版滾筒上或粘在包在滾筒外面的薄膜片基上(薄膜可以取下來在機下上版,減少了上版時的停機時間)。 5.整版 按照施工單的要求,把印版固定在正確位置上的操作叫做整版。通過整版,達到尺寸正確,字、行、頁碼等套印準確。整版有三種方法、劃樣、扎孔樣、套紅樣。平面鉛版的整版工作是在下墊、中墊之后把印版基本固定以后進行的,用沖板敲正或移動印版位置;⌒毋U版可松開固定印版的螺絲,移動印版。感光樹脂版是用雙面膠紙粘上的,可將印版輕輕揭起,再重新粘貼。 在裝版時,還要安裝印刷標記。印刷標記有兩種,一種是側規(guī)標記,安裝在側規(guī)紙邊處,檢查套印是否準確,有否倒頭、白頁。另一種是裝訂折標(也叫帖碼),安裝在每貼最外層訂口處,目的是在書刊裝訂時,檢查書貼是否有多帖、少帖等。 (三) 印刷 裝版結束后,要作好開印前的準備工作,才能印刷。 準備工作包括:堆好待印的紙張,核對版樣、開印樣,檢查文字質量,防止壞字、斷筆缺劃等問題。檢查規(guī)格尺寸是否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檢查印版的緊固情況,防止印刷中印版的松動。 在開機印刷過程中,要隨時抽樣檢查印刷品的質量,如:有無上臟、走版、糊版、掉版等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在印刷中,還要時時注意機器運轉的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聲音,應停機檢修。 感光樹脂版,具有一定的彈性,傳墨性好,印刷壓力和墨輥壓力應小于鉛版,否則竄易使印刷圖文變形,合適的壓力以印跡實而不虛為好。使用的油墨濃度應比鉛版油墨度高,但墨量可比鉛版少。清除版面墨污時,用布蘸上煤油或汽油擦拭即可,不宜使用硬毛刷。
三、 柔性版印刷工藝 柔性版印刷,是指使用具有橡膠彈性、高分辨率的感光樹脂版,通過網紋輥、刮墨刀輸墨的凸版輪轉印刷。 柔性版印刷吸取了鉛印、平印、凹印三種印刷方法的優(yōu)點,印刷速度快、承印材料適應性廣,印刷質量好。因此,90年代以來,在包裝裝璜印刷中,發(fā)展極為迅速。 (一) 柔性版印刷機 柔性版印刷機,是使用卷筒紙印刷的輪轉機。印刷部分一般由2至8個機組組成,每個機組為一個印刷單元。按照機組的排列方式,分為衛(wèi)星式、層疊式和并列式。 衛(wèi)星式柔性版印刷機,如圖5-6所示,幾個印刷單元排列在壓印滾筒的周圍。這種印刷機,套印準確,印刷精度高,但只能進行單面印刷。
圖5-6 衛(wèi)星式柔性版印刷機示意圖 層疊式柔性版印刷機,是在主機的兩側,將單色機組相互重疊起來,進行印刷,如圖5-7所示。每一單色機組勻有獨立的壓印滾筒,各機組都由主機齒輪鏈條傳動。這種印刷機,可以進行正、反面印刷,機組間的距離能夠調整,檢修某一單色機組時,不需要停機,部件的調換和洗滌也很方便。但套印精度差,不適宜印刷伸縮性較大或較薄的承印材料。
圖5-7 層疊式柔性版印刷機示意圖 并列式柔性版印刷機,各單色機組獨立分開,機組間按水平的直線排列,由一根公用軸驅動,如圖5-8所示。這種印刷機,印刷質量好,操作方便,但占地面積較大。 無論哪一種柔性版印刷機,主要由開卷部分、印刷部分、干燥部分、復卷部分等組成。
圖5-8 并列式柔性版印刷機示意圖
1.開卷部分 柔性版印刷機的開卷部分,是在裝紙軸內設有一卡紙機構或在軸內設置一氣脹,通過光電管探測頭控制輸紙。必須使紙張呈直線狀進入印刷部分,而且要求當印刷機轉速變動或停機時,卷筒紙的張力能消除紙張上的摺皺并防止紙張下垂。 2.印刷部分 柔性版印刷機,每一印刷機組,都由印版滾筒、壓印滾筒、供墨系統(tǒng)組成。 供墨系統(tǒng)是柔性版印刷機組的核心,它與普通的鉛版、平版印刷機不同,由金屬網紋輥與金屬(或硬度較高耐磨性好的高聚合物材料)刮墨刀組成的“短墨路”輸墨系統(tǒng)。新型的柔性版的供墨系統(tǒng),大多采用由反向角刮墨刀及激光雕刻陶瓷網紋輥組成的標準裝置。 柔性版印刷機每個獨立的印刷機組除印刷外,還具有橫向、縱向的套準校正,自動控制網紋位置的離合、自動控制印版滾筒的離合、并自動保持其套準位置等多種功能。當停機時,輔助馬達還可保持網紋輥勻速轉動,防止油墨干涸。 3.干燥部分
柔性版印刷機上附設有干燥設備,有機組間干燥和后部總干燥兩種方式,按照印刷產品及使用的油墨,可分別選用紅外線、紫外線干燥單元,亦可選用紫外線和紅外線混合型干燥單元,還可以采用冷或熱吹送系統(tǒng)對印張進行干燥。以防止發(fā)生“混色”和墨跡粘臟的故。
4.復卷部分 柔性版印刷機的收紙部分即復卷部分,是在普通的軸承上裝有一根軸,通過鐵心夾盤固定住卷紙輥,復卷印刷后的印張。 目前,許多柔性版印刷機配備了切割分卷或模切加工的設備,使柔性版印刷機的生產效率更高。 (二)柔性版印刷工藝 柔性版印刷,融匯了鉛印、平印、凹印三種印刷工藝的特點,如:使用高彈性的凸版,采用帶孔穴的金屬網紋輥定量供墨,印刷的油墨是流動性好,粘度較低的快干性溶劑或水性油墨,印刷質量可以與平印相比。適合印刷各種紙張、塑料薄膜、金屬薄膜、不干膠等多種印刷材料。
柔性版印刷機,由于采用了短墨路的金屬網紋輥供墨系統(tǒng),墨量容易控制,并且自動化程序較高,因此,印刷的操作技術比凸印平印簡單。但要獲得高質量的印刷品還應注意下面的幾個問題。
1.網紋輥的選擇 金屬網紋輥,直接關系到供墨效果和印刷質量。網紋輥網穴的結構形狀有尖錐形、格子型、斜線型、蜂窩狀形等,現(xiàn)在用的較多的是蜂窩狀網穴。按照網紋輥表面鍍層或涂層材料,有鍍鉻輥和陶瓷輥兩種。 鍍鉻金屬網紋輥,造價較低,網紋密度(即網紋線數(shù))可達200線/in以上。耐印力一般在1000~3000萬次。 陶瓷金屬網紋輥,是在金屬表面有陶瓷(金屬氧化物)涂層,耐磨性高出鍍鉻輥20~30倍,耐印力可達4億次左右,網穴密度可高達600線/in以上,適合印刷精細彩色印刷品。
在印刷彩色網線印刷品時,為了得到適當?shù)哪,網線輥的網線密度必須和柔性版的網點線數(shù)相匹配。實踐表明,網紋輥的網穴密度是柔性版網點線數(shù)的3~4倍為好。如,使用150線/in(60線/cm)的柔性版,應選用600線/in的網紋輥,如果用360線/in的網紋輥,則因墨量過大,從而發(fā)生“糊版”的故障。
2.油墨的選擇 柔性版印刷使用的油墨,是類似于凹版印刷的低粘度油墨。要根據(jù)產品的質量要求來選擇不同連結料和溶劑的油墨進行印刷。例如,為了得到具有良好耐熱性能和韌性印跡的印刷品,可以選用由丙烯酸醇類樹酯為連結料的油墨;希望印刷品有良好的光澤,可選用以聚胺酯體系樹脂為連結料的油墨。又如,在聚乙烯類非吸收性薄膜上印刷,可選擇快干性、附著性好的乙醇溶劑油墨;若在瓦楞紙,書、報類紙張上印刷,可選擇易清洗 、無環(huán)境污染的水性油墨。 3.刮墨刀的調整 刮墨刀起到刮除網紋輥表面多余油墨的作用。為了保證供墨效果和提高網紋輥的使用壽命,要調整好刮墨刀與網紋輥形成的角度,一般在30°~40°之間。
四、 常見的印刷故障
凸版印刷中,經常發(fā)生的故障有:背面蹭臟,油墨的透印,飛墨、靜電等。這些故障影響印刷質量,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排除。
(一) 背面蹭臟
印在承印物上的油墨,粘在另一印張的背面,造成蹭臟。要防止背面蹭臟,一般在印刷機的收紙部分安裝噴粉裝置,使細微顆粒的碳酸鈣分散在印張之間。另外,加速油墨的干燥,減少印張垛碼的高度、在印張之間放入吸墨性良好的紙張等對蹭臟現(xiàn)象均有抑制作用。
(二) 油墨的透印
油墨的透印是指在印張的背面能看見正面印跡的現(xiàn)象。防止油墨的透印,可以選擇緊度大的紙張印刷,也可以增大油墨的粘度,適當?shù)慕档陀∷毫Α?
(三) 飛墨
油墨的細小微滴,飛散在空氣之中的現(xiàn)象叫“飛墨”,也叫油墨的霧散,是高速輪轉凸版印刷機最常見的故障。要減緩“飛墨”現(xiàn)象,可以增加印刷車間的濕度,使用具有導電性的油墨如水性油墨。 (四) 靜電
印刷過程中,紙張不易分離、收紙臺上紙收不齊、或輸紙臺上紙張歪斜而套印不準等,都有可能是靜電引起的。消除印刷靜電,一般在印刷機上安裝靜電消除器,使印刷機周圍的空氣離子化,從而將紙張上的正、負靜電中和。也可以在印刷機的周圍或壓印滾筒的后上方,噴灑適量的水霧來消除紙張上的靜電。此外,增大印刷車間的濕度,有利于靜電的消除。 五、 凸版印刷品的質量要求 產品質量是指產品適用某種用途并能滿足人們一定需要的特性。印刷品的用途繁多,品種不一,印刷方法各有差異,根據(jù)凸版印刷的工藝和設備,印刷品質量應達到以下幾點要求
(1)尺寸要求 精細產品開本尺寸的允許誤差為0.5mm,一般產品為1.0mm。
(2)壓力、墨色 印刷幅面的壓力、墨色均勻。文字印跡,精細產品清楚完整,一般產品無明顯缺筆斷劃。
(3)印刷書頁幅面均勻度要求 精細產品的幅面均勻度應大于15/16,一般產品的幅面均勻度應大于14/16。
。4)套段 印刷書頁中,各版面正、反套印準確,其套印誤差精細產品小于1.5mm,一般產品小于2.5mm。
。5)外觀 精細產品,印刷書頁整潔,無糊版、釘影、臟痕、無缺筆斷劃。一般產品,印刷書頁整潔、無明顯糊版、釘跡、臟痕、無明顯缺筆斷劃。
|
(來自:printing-in-china.net 摘自印刷概論·作者:馮瑞乾) |
上一條: 醫(yī)藥標簽-----凸版工藝 下一條: 淺談盲文印刷技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