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的一般定義是:任何一種纖維的物質(zhì),利用機(jī)器或天然的方法打散其纖維,浸入水中,再用可排水的模子 將纖維濾集起來,即成為一張紙。
許慎[說文解字]提到:「紙,絮一沾也 」,「沾,潎絮簣也」,「潎,於水中擊絮也」;服虔[通俗文]內(nèi)
則謂:「方絮曰紙」。所以,「絮」是原料,「沾」是工具,「潎」是方法,而「方」就是成品形狀了;也
就是說:「紙,是水中的絮,經(jīng)過濾水之簣脫水,黏結(jié)後而成的方形物!
因此,由古至今造紙技術(shù)雖然不斷的改進(jìn),但,基本的原則確是不變的。
紙的主要原料是纖維,尤其以一些纖維的韌度較強(qiáng)、較長、較具光澤的植物最為討好,自古麻、竹、桔、
稻草、藤……都是製紙的主角。
|